热搜词: https://www.jzssj.cn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中国和美国的伙伴关系越来越近

北京(美联社)——中国、印度和其他美国前总统拜登所追求的国家的关系,正如唐纳德·特朗普将他更加单边主义的做法带回白宫。

对中国来说,周一华盛顿的领导层换届可能是一个机会。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反对拜登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的战略,该战略旨在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拜登所说的四国是指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中国与这三个美国伙伴的关系都在改善,与英国的关系也是如此。拜登政治遗产的持久性现在受到质疑。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毫不犹豫地挑战美国的传统伙伴。

“特朗普可能会远离美国的盟友,让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角色,事实上,这为中国的外交提供了一个机会,”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吴新波说。“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表示,特朗普“有团结世界与中国采取更具竞争力立场的记录”。特朗普同意日本在他第一个任期内提出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并支持将中国公司排除在美国及其许多合作伙伴的电信网络之外。

周二,在宣誓就职几小时后,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在华盛顿对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进行了访问,此举表明,与四国接触并对抗中国的影响力仍将是特朗普的优先事项。

中国的修补是有限度的

北京与英国和日本的友好关系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分歧仍是制约因素,可能会破坏这一关系。

去年10月,印度与中国发生了激烈的边界争端,但当北京在两国都声称拥有主权的地区设立两个新县时,印度表示抗议。

不过,英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都表现出了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愿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也是战略矿产的来源地。北京政府也做出了回应,部分原因是它希望外国投资帮助振兴其经济,如果特朗普将威胁付诸实施,中国经济可能会受到挫折。

​中国和英国在中断六年后重启了经济和金融谈判,英国财政部长本月表示。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改善与美国盟友的关系,增加经济合作,将抵消对中美关系的冲击。经济关系,”吴说。

特朗普的言论激怒了美国的盟友

在华盛顿,两党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即美国必须在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竞争中获胜,以保持其全球领导地位。

在他的确认听证会上,卢比奥称中国是“美国遇到的最强大、最危险的对手”。拜登保留了特朗普对中国以及中国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征收的关税。

但与拜登不同的是,特朗普可能吞并北约盟国丹麦的自治领土格陵兰岛,并使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这激怒了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表示,他认为北京的一些高级战略家“对他们认为特朗普将对美国盟友造成的损害以及这为北京恢复与其他先进民主国家——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关系创造了机会,这些关系自新冠疫情以来一直朝着非常尖锐的反华方向发展”。

特朗普的言论,以及他的顾问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英国和德国政治中的尝试,“肯定会产生连锁反应,”华盛顿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项目主任孙云说。

她说:“各国至少希望保留自己的选择余地。”“即使在特朗普的领导下,中国也不太可能是比美国更好的选择,但找到一些平衡是很重要的。”

菲律宾并不是在修补关系

中国与美国所有伙伴的关系并非都在改善。​

菲律宾最近指责中国海岸警卫队船在附近海域出现,称其为“怪物”。日本和菲律宾外长上周表示,他们认为美国迫切需要继续参与该地区事务。

东京中央大学(Chuo University)日本外交专家宫城泰三(Taizo Miyagi)表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促使中国和日本寻求稳定的关系。

上个月,日本外相七年来首次访问北京,中国军方官员上周访问东京,恢复中断五年的防务交流。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特朗普效应,”宫城说。“许多其他国家可能也有同样的想法,这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外交活动。”

英国与中国开启新征程

自去年夏天工党赢得大选以来,英国一直寻求重建与北京的关系。这与前任苏纳克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转变,苏纳克在2022年宣布结束他的国家与中国友谊的“黄金时代”。

就英国而言,特朗普的回归可能不会推动两国的和解。

许多欧洲领导人可能不欢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但我们的一些中国朋友认为,他们会因此向北京卑躬屈膝、争取更多贸易的想法是异想天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中国研究所所长曾锐生(Steve Tsang)说。

大多数国家更愿意与华盛顿保持伙伴关系。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概述了他对全球外交的愿景,宣称法国是特朗普的“坚定盟友”。

他和其他人希望特朗普能积极回应他们的呼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位即将回归的美国总统将采取什么样的道路,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反应。

___

唐在华盛顿报道。美联社驻北京研究员于冰、新德里作家Ashok Sharma、东京作家Mari Yamaguchi、伦敦作家Sylvia Hui和菲律宾作家Jim Gomez对本文也有贡献。